(相关资料图)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彭琰
近日深圳市政协就“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上楼’标准与行政许可标准互通互认”等重点提案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
督办组一行首先视察调研了卫光生命科学园,参观园区企业生产线、污水处理站等地,了解园区“工业上楼”创新发展模式。据介绍,为达到入园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园区建设之初即根据生物医药企业专业需求,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可以解决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同时减轻初期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研发中。
协商会上,光明区政协委员、深圳合成生物学协会副秘书长、提案人代表罗巍介绍了“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上楼’标准与行政许可标准互通互认”提案提出背景,指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存在专业生物医药产业空间不足等困点。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上楼”相关标准,并与国家、省、市药监部门充分沟通,将“工业上楼”标准与行政许可准入标准相互衔接,做到标准互通互认。
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监事会监事长吴波认为,核心问题是要先出台相关规范性政策,让生物医药企业清晰地了解生物医药产业的标准和底线,企业才不会走弯路。各个部门可以对已有的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对文件中不符合生物医药的“工业上楼”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修订,做到政策先行。
光明区政协委员,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管理局局长陈建民认为,考虑到生物医药“工业上楼”的安全问题,不同物资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是不可控和不安全的,要组织相关专家做好园区的楼宇设计,指导旧工业园区优化布局,保障产业空间的生产安全。
在互动过程中,市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处副处长肖勇表示,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目前正在编制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的政策文件,逐步地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具体建设标准,为医药企业做好建设指导服务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志华表示,讲加快推进产业项目的实施供应,分片区编制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统筹划分用地供应时序,为符合“工业上楼”政策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厂房空间。
审读:孙世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