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

碎片撞国际空间站飞船,太空救援或发生?若向中国求助该答应吗?

2023-01-14 02:51:52 来源:盒子里的密探

2022年12月15日,俄罗斯官方表示, “联盟MS-22”飞船 外部有了损伤,3名宇航员目前都处于安全的状态,但是飞船的状态或许已经不足以支撑搭载3名宇航员返回地球了。

联盟MS-22飞船结构


(资料图)

若不明碎片撞击国际空间站飞船,太空求援或将发生,如果他们向中国求助,我们应该答应吗?

飞船外壳受损

2022年9月21日,俄罗斯的联盟MS-22飞船成功进入国际空间站。原定的计划是6个月后3名宇航员搭乘联盟号返回地球。

让大家都想不到的是,12月15日运营国际空间站的工作人员发现联盟号的 仪器舱冷却剂模块压力急剧下降 ,飞船周围也漂浮着许多粉尘状的白色物质。

这可真是飞来横祸

其中2名宇航员原定于当日的太空行走任务也只能被临时取消,因为漂浮在飞船周围的冷却剂很有可能会威胁到宇航员们的生命安全。

尽管现在3名宇航员处于安全的环境,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飞船的外部损伤,谁都无法保证接下来会不会发生更严重的影响。

冷却系统对在太空中执行航空任务的飞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舱内许多电子仪器在运行中都会产生热量,宇航员们自身也会散发出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一直聚集在太空舱内,很容易造成 舱内温度过高 的现象。

在太空真空环境中,热量无法被气流带走,飞船的散热只能依靠冷却剂把舱内的热量散发到飞船表层,然后再以辐射的方式散发到太空中。

联盟MS-22飞船

虽然俄罗斯官方没有具体说明冷却剂泄漏的原因,但有相关人士猜测,或许是 微陨石撞击 造成了飞船外壳破损,从而引发了冷却剂泄漏。

有报道表示,联盟号采用的是 液氨 ,这种物质泄漏后通常会附着在一些电子仪器的表面,从而影响到电子仪器的正常使用。

液氮

幸运的是,真空环境中液氨并不会在物体表面一直附着,所以在这个方面并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随之而来的就是舱内温度过高的问题,飞船长期被太阳照射舱内的温度会持续升高,没有了冷却剂的保护,舱内温度无法保持在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这对宇航员来讲具有很大的 生存挑战

太阳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热量辐射

12月16日,有消息称俄罗斯联盟MS-22飞船的舱内温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摄氏度。俄罗斯相关专家也开始研究如何对飞船进行降温。

要知道当我们人体长期暴露在38度的环境中时,都很容易中暑,严重者甚至患上 热射病

好在12月16日晚上,联盟号的舱内温度已经维持在30摄氏度左右,虽然这个温度还是颇高,但是却不会影响到宇航员们的安全,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现在我们可以断定是微陨石撞击造成了 冷却剂泄漏 ,但是这个微陨石的来源还是未知的。

有相关人士猜测,或许这个微陨石是俄罗斯2021年反卫星测试行动中残留的碎片。

微陨石

有研究表明,俄罗斯反卫星测试的碎片已经遍布中国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了,所以这种猜测成立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太空救援

如果联盟号的冷却系统没有办法修复,很容易面临报废的危机,那么上面的3名宇航员应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别的飞船可以带他们返回地球?

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总共有7名宇航员,3名来自美国,3名来自俄罗斯,还有1名宇航员来自日本。

联盟号搭载了3名宇航员抵达国际空间站,而另外4名宇航员乘坐的是 龙飞船

龙飞船结构

12月20日,俄罗斯航天集团负责人表示,如果联盟MS-22飞船无法再载人返回地球,将会派出“联盟MS-23”飞船开启无人驾驶模式进入国际空间站并接回3名宇航员,而MS-22飞船则会开启无人驾驶模式自行返回地球。

联盟MS-23飞船原定于2023年3月中旬发射,相关官员表示,如果需要执行救援任务,这艘飞船可以提前几周发射,也就是说2月底新的飞船才会被发射到太空。

为什么在宇航员的生命安全面前,俄罗斯还是选择2月底才发射新的飞船呢,其实他们并非不在意宇航员的生命,而是有自己的考量。

美俄宇航员

虽然目前联盟号外壳受损的原因已经找到了,但并没有人可以保障如果发射下一艘飞船不会出现同样的状况。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下一艘飞船也或许会遭受一样的撞击。

其次就是因为设计联盟号的时候冷却剂会准备的有剩余,虽然目前已经泄漏了许多,但是仍有剩余的冷却剂存在,联盟号现在并不是完全报废的状态,或许在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后,联盟号可以完成搭载宇航员返回地球的任务。

最后一点就是飞船的造价是 十分昂贵 的,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舍弃或者浪费一艘飞船。

MS-22飞船

有数据表明,我国的神舟飞船每艘的造价在8.5亿人民币左右,而联盟号飞船的造价在4.2亿人民币左右。

如果用新的飞船去接宇航员回家,那么俄罗斯的一次太空飞行就会花费大约8亿人民币,如此巨大的金额也就决定了如果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俄罗斯是不会发射新的飞船的。

如果俄罗斯向中国求救,希望中国介入救援3名宇航员,中国应该同意吗?

我国的太空救援最快只用到8.5天,相比于俄罗斯的2个月左右,简直是神速了。

这些都得益于中国航天部门的精明决策。通常在一艘飞船发射的同时,下一艘飞船就已经蓄势待发了。

中国在航空方面已经弯道超车

我国对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是高度负责的,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道主义国家,我们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大胆猜测一下,如果本次发生事故的是中国飞船,我们国家一定会第一时间发射飞船接宇航员回家。但是相信我国的航天水平几乎不会让宇航员面临这种危险。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

救援难度

如果确实需要神舟15号介入救援,行动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我国的载人飞船通常对接的都是天宫空间站,接口与国际空间站的不一定匹配,也就无法抵达国际空间站执行救援活动。

其次,国际空间站与天宫空间站的运行轨道是不一祥的,两个空间站都会一直处于运动中。

两个空间站位置不同运行轨道也不一样

神舟15号飞船如果想抵达国际空间站,就需要爬升一定的高度,还要不断的调整位置,这些都是具有很大的难度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燃料。

我们假设神舟15号飞船可以成功抵达国际空间站,但是飞船的核载是3人,外国宇航员并没有办法全部搭乘飞船飞向天宫空间站。

天宫空间站

如果在保障中国飞船的正常运行和中国宇航员的安全的前提下,中国自然是很乐意施以援手的,但是目前的条件似乎 无法实现救援活动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生命安全 俄罗斯的


时隔六年白尾海雕再到衡水湖越冬|环球简讯

2023-01-13

动态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环球时讯:vivo S,又见爆款

2023-01-10

动态来源:程序员客栈

威奥股份1月10日快速上涨-今热点

2023-01-10

动态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闪电贷逾期43年多久上征信

2023-01-10

动态来源:法师兄

教育